第五百九十二章:第一道坎
也是个麻烦,所以,这件事情,恐怕还需要慎重考虑。”
明朝的科举考试,分三甲进士,不同的成绩,决定了不同的起点。
一般来说,一甲三人,可以进入翰林院成为庶吉士,观政三年,考核合格后可以留在翰林院,作为天子近臣,之后转迁阁部,走的是清流的路子。
至于二甲,一般来说人数不定,少的时候四五十人,多的时候一百出头。
这批人,如果有特别优秀者,有那么一个两个的,也可以特批入翰林院,但是大多数人,则会留在部院当中观政半年,称之为观政进士。
在半年结束之后,根据日常表现和最终考核,选授六部主事或各寺监的副职。
其中优秀者,方有资格进入都察院,授予御史或给事中。
但是,这个人数,基本上每次不超过十人。
至于三甲的同进士,不用观政,直接便可以选授官职,但是基本不会留在京中,多数都是知县起步,有少数优秀或有关系的,在吏部有空缺的前提下,或许可以捞得到推官之类府一级的佐贰官。
按于谦的意思,是打算优先从庶吉士里面要人,然后从新科进士当中选授御史。
就像王文所说的,这么做是有风险的。
谷</span>庶吉士向来是清贵之职,他们若成功通过考核,留在翰林院,那么授官要么是七品编修,要么是六品修撰。
无论从身份还是地位上,都要比御史高一截。
结果现在,于谦硬生生的要把人从翰林院截过来,这可是个的罪人的事。
人家熬了一年,两年甚至是三年,苦兮兮的在翰林院做文章,可不是为了最后跟那些只观政了半年,科举成绩还不如自己的二甲进士一条起跑线的。
除此之外,还有新科进士。
除了三甲授地方官之外,二甲和一甲的进士原则是都是需要观政的,如果直接选为御史,这帮初入官场的愣头青,万一要是闹出什么乱子来,谁来负责?
要知道,人是兵部要的,但是这些官却需要吏部来选授,换句话说,不管是得罪人,还是最后出了乱子背锅,都是吏部的。ŴŴŴ.wenxuemi.cc
所以在这件事情上,王文自然是不愿意的。
和他一样的